close

==書摘===


藤澤久美。《做自己的投資顧問:聰明女人的理財筆記》。台北:智富。2008。

影印:P4~5、P22~23、P36~37、P40~41、P58~59、P78~79、P118~121、P134~135、P166~167、P170~171、P172~173

掃描:封面、目錄、P31、P33、P139、底頁

*
心靈成長的時代。P180
試著列出自己以前、現在、未來的「人生的資產負債表」。P33
多吸取新知來磨練自己:其實,每個人所說的話都是智慧的結晶。各種不同的經驗會錘鍊出各自的價值觀,最後便以言語表現出來。……認真傾聽他人說話,這是汲取新知最好的方去。P54
大自然中蘊藏著許多事物的本質與真理,它將會啟發你我的內心。P129

投資除了與人生相似之外,也很類似育兒,因為投資的原意就是「培育」的行為。栽培自己的自我投資、培育孩子的育兒,以及培訓部下的人才培育,都是投資。P81無論對象是小孩或部屬,當你站在培育者的立場時,最重要的是「相信對方會成長」。P82【投資就像=培育小孩和部屬一樣;心態上要相信對方會成長。】

投資與育兒相同:投資真正的意義就是對深信會有所成長的事物投注時間、金錢與關懷,縱使會遇到波折、困境,我也會全力支持它的成長。這也是我閱讀過各種關於投資的書籍,並親身體驗多種投資方式後,所做出的結論。P118

*
為了將來的幸福,請積極面對眼前的痛苦。P86
先問自己:我為什麼需要錢?(P3)我的金錢觀是什麼?(P180)這樣你花的錢,才能呈現出你真正要的價值和意義。
如果你要買房子,請先問自己:一定要現在買房子的原因是什麼?P161
如果是因為對晚年生活或未來感到不安,買房子並無法解決問題,你該做的應該是好好投資自己。此外,還有一件事要提醒各位。即便已在二、三十歲的時候買了房子,也不保證那就是你晚年的棲身之處。因為今後的人口勢必會越來越少,房地產將出現供過於求的傾向。如果只因為目前房地產景氣看好就想置產,請重新思考「為什麼要買房子」。P161

把感到不安的事項一一列出後,你就會知道自己到底需要準備多少錢,再據此進一步規劃投資理財的計畫,不安感自然就消除了。假如什麼都不做,就會一直被不安困住,不管存了多少錢、買了多少保險,心裡就是不會踏實。P140
把令你不安的事項寫出來,心裡也會輕鬆些。若日後想找金融機構或理財規劃顧問討論如何投資理財時,也可以派上用場。P141

作最好的準備,最壞的打算(結果)。P76
就算出糗,頂多就是沒被錄取,我心裡已有最壞的打算。「風險」就是這麼一回事。所謂風險,就是「事先所能想到的最壞結果」。P76
雖然無法百分之百避免疾病的發生,卻能減少生病的機率。也就是說,風險雖無法避免,卻可以降低。P78【風險管理就是要縮小風險。】(風險雖不會消失,卻可縮小。)P80
長期、短期都有風險,無法決定時就兩種都選。P150
嘗試不同風格的服飾,就有如嘗試不同風格的投資商品。【總是應該多多去嘗試】P103
懂得從失敗中學習,你所經歷的失敗就會是一種投資。P115
投資就像人生。勇於接受各種挑戰,並在經歷失敗後從中學習,以找尋屬於你的生存之道。P114
投資也是如此。一旦失敗了,就要先想想為什麼會失敗,再思考如何避免重蹈覆轍。久而久之,投資便不再會失敗,你也能借此發現自己的弱點。P116
擔心晚年的生活:生活費、健康、居住場所。P138
現在回想起來,要不是因為「創業」這個目標,或許我就不會那麼積極了。果然,有目標才會有動力。P143
我也曾對未來感到不確定,不知道自己的可能性是什麼,為了獲得解答,體驗過各種新事物。因此,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沒有經驗就不會害怕挑戰,體力旺盛才能夠努力尋夢。因為年輕才得以借助各方的力量。就算不小心犯了錯,對方也會因為「你還年輕」便不多加計較。讀書或許很重要,但多與人接觸,從中獲得知識更是年輕人的特權。特別是女性,享有的特權說不定更大。P164
或許有人生來就是天才,但是,那也是因為基礎打得夠扎實。所以,就算年輕時沒有太大的作為,也不必因此感到煩惱。趁年輕的時候好好鞏固基礎,才是最重要的事。若能這樣想,年齡增加就成了一種樂趣。因為花時問學習的知識是他人無法輕易學會的。P170~171

*
所以,與其想著「我要錢」,不如好好地思考「我為什麼需要錢?」沒錯!想想自己為什麼想要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P3
錢是種工具,它是有「專門用途」的工具。假如你不知道錢的用途,又怎能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錢呢?因此,才會只想著「我要錢」這件事。然後,過著為了錢而工作,為了錢而有所犧牲的生活。P4

希望各位再重新思考。我們不該為了錢而工作,而應該是運用錢,讓自己擁有豐富的人生。如此一來,你就會找到屬於你自己該走的路……我希望各位都能夠擺脫為了錢而痛苦的生活,過得很幸福,這就是我衷心盼望的事。P4~5

*
讓我開始思考理財與投資的契機是「就業」。因為「想知道未來」,所以決定從事可頂測未來的工作──證券分析師。後來,我進入某家投資信託公司上班。P12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也沒什麼保證,每個人面對自己的未來都必須歷經學習、受傷、喜悅、悲傷,一邊體驗各種不同的經驗一邊成長。「這不正是一種投資嗎?」P13【投資就和人生一樣】
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滿了投資行為。花錢買東西、花時間學習事物、閱讀書籍,以及與男女朋友約會,都可為自己帶來某種改變,和我們相關的人也會因此產生變化。所有的一切都是種自我投資,也是對社會的投資。試著用這種方式去思考,你會發現,理財代表了一個人的價值觀,也可以說是其開創未來的投資行為。P13
有些時尚模特兒每天都會照全身鏡來督促自己維持美麗。那麼,我們也可以把「金錢」當成一面鏡子,藉由它來磨練自己。P14
俗話說,「時間就是金錢」,只要看對方如何運用時問,就可以知道他的金錢觀。工作是付出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所以,越是拼命工作的人,時間的密度就越高;越了解時間價值的人,對手邊的每一分錢就越懂得珍惜。P18
明白如何妥善運用金錢和時間的人,應該會更加珍惜、認真地過每一天。非但不會對工作感到不滿,反而會更專注地投入其中。這樣的人,一定也會將自己的私生活安排得很完善,善用生活的每分每秒,努力工作也盡情玩樂,每一天都過得神采奕奕的。「全心投入其中」的態度就是提高時間密度的祕訣。P19
企業的資產負債表也是如此構成的。一家企業所擁有的目標或願景都會呈現在資產負債表上,只要仔細對照過去與現在的資產負債表,便可發現該企業的成長歷程。P34

*
理財也是如此。二十多歲時應試著挑戰各種金融商品或投資商品,學習基礎知識。到了三十多歲時自然就懂得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四十多歲的你對於金錢的運用,肯定已有自己的一套哲學。P44
請牢牢記住「我不知道的事還很多」這句話。時時提醒自己,保持向他人學習的心態,這也是維持年輕的祕訣。P49【我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接觸經營者,其中有位業者雖年過七十,卻仍活躍於業界,就是因為熱衷學習的心態,讓他得以保持年輕。即使我和他相差三十歲;,只要找說的話讓他有所領悟,他就會馬上拿出筆記本記錄下來。】
我認為這種積極學習的心態,可讓我們養成主動吸收新資訊的習慣,並能敏銳地察覺新的變化。……一旦你忘記學習,老化現象就開始了。P50
傾聽為你帶來新知:想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知識、智慧,果然還是向別人請教最快。職場上一起共事的上司和同事,以及朋友或家人,都是我們獲得新知的來源。P51【不必思考接下來該說什麼,疑問或認同的感受自然會浮現心中;向他人學習、傾聽對方說話,這種心態將帶給你許多智慧與知識。】
所謂做決定,是決定如何運用人生的重要食糧〔時間與金錢〕的方法。P74
想破了頭也無法決定的話,就維持現狀。真正發自內心想要的事物,才值得你花費金錢與時間。P74

最簡單、最能將成本與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基金,就是「指數基金」(Index Fund),它和一般股價一樣指數會產生變動,如果能定期定額持之以恆地投資,也是一種分散風險之道。指數基金又分為投資國內股票或國外股票兩種,請從中擇一後,再每月定額投資。P93~94
沒有什麼比「自我投資」更重要了。所以,選擇不會影響到自我投資的「基金」最為理想。P94
指數基金:在證券市場上選定一部分符合條件的證券,被選定的證券便共同構成一個指數,指數基金經理按照這個指數購買證券,建立一個與指數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投資組合,創造一個指數基金。P94

二十多歲的時候每個月最少存一萬日圓(約三千元台幣)應該就夠了。如果可以,希望各位也能定期定額投資基金,累積自身的投資經驗。再以年度獎金的一部分作為資金,除了用於投資基金,還可嘗試投資股票、外幣或黃金等,體驗多種投資標的對將來的資產運用肯定會很有幫助。就算賠了點錢,人生還很漫長,一定可以再賺回來。總之,請把投資當成預習未來人生,多多挑戰各式各樣的投資商品。P102

為了以防萬一,要事先確認可能會發生的最壞情況,並思考該如何對應。既然決定要花錢投資了,當然要找能夠令自己安心,並能提供適當建議與資訊的金融理財公司這種情況和結婚很像。婚前先了解對方某種程度上的缺點,婚後感到「失望」的機率就會小一點。
在對話過程中,如果感受到對方的真誠與專業,就可以試著在那裡投資理財。然而,可別以為這樣就結束了。偶爾要打打電話與對方保持聯繫。尤其是當你購買的金融商品價格下跌時,請儘快聯絡對方,聽聽他如何對你說明或給予建議。P146~147【投資要看清楚,正如結婚要睜大眼睛。】


==回應===
薄薄的一本書
雖然對基礎入門者有點難
不過如果是先看了這本關於理財的書
我相信在很多理財觀念和態度上,一定會大大的進步

首先,這本書適合年輕人看
特別適合猶豫不決、無法做決定的人去看

因為我認為書中最重要的重點是:
把握年輕去嘗試、風險不能避免但必須縮小。

*
因為什麼都不懂,冒然投資而須承受虧損
因為太信任他人,導致血本無歸還不知道為什麼
因為太懶沒做數據,結果就是損益兩平等於做白功
......

沒有因為投資賺錢,不是因為投資這個行為有問題
而在於投資者用什麼心態、用什麼方式去看待投資

越是慎重的投資者,就越懂得錢難賺,要看準看好了才投資
越是這樣,就越珍惜每一次慘痛的教訓,以此為鑑
如果再加上不卑不亢,外加不貪心不急躁
那麼,就算資產是緩慢的上升,終有一天會達成目標。

*
為了避免巨大的、無可挽回的風險發生
先承認風險的存在,小心翼翼的去思考、去避免風險的發生
這是投資者自己要負的責任

先有這樣的認知後
才會謹慎的做每個關於錢的決定
而且能夠去接受、去解決真的發生風險時的問題



我後來自己列了一張我的人生資產負債表
發現其實這張表講的跟:我要怎樣的未來規劃,有點像

右手邊的是目前擁有的資本,分為資本(自己擁有的)和負債(跟他人借的)
就像公司有自己的資本額和跟股東借的股票投資款

左手邊就是我要怎麼用我現有的,去支持和創造我想擁有的
我會把這裡分成三個層次:專業能力、形象、無形的知識和思維能力

這部分真的要每個人自己花時間去思考



總的來說
用逆推法是最簡單的思考模式
先思考自己幾歲預計退休、想要怎樣的退休生活和品質
然後想想自己還能工作幾年,每年每月要存多少錢
接著在看看自己現在有什麼優勢,還欠缺什麼條件

針對自己,做全盤的了解和規劃
這樣,就真的能夠,不被錢綑綁
做個有目標、快樂工作的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用心生活 的頭像
    用心生活

    人生是為了完整而非完美,努力愛神愛自己愛愛我的人,努力給予愛和接受愛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