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藤澤久美。《做自己的投資顧問:聰明女人的理財筆記》。台北:智富。2008。

風險,就是「事先所能想到的最壞結果」。P76
雖然無法百分之百避免疾病的發生,卻能減少生病的機率。P80
也就是說,風險雖無法避免,卻可以降低。P80

投資真正的意義就是對深信會有所成長的事物投注時間、金錢與關懷,縱使會遇到波折、困境,我也會全力支持它的成長。P118

*
投資就像人生。P114
嘗試不同風格的服飾,就有如嘗試不同風格的投資商品。
我也曾對未來感到不確定,不知道自己的可能性是什麼,為了獲得解答,體驗過各種新事物。P164
趁年輕的時候好好鞏固基礎,才是最重要的事。若能這樣想,年齡增加就成了一種樂趣。因為花時問學習的知識是他人無法輕易學會的。

年輕時便開始投資的話,一開始可能會虧損或被騙,遭遇慘痛的經驗。然而,只要懂得從中學習,不知不覺中那些關於投資的知識便會深植在腦海裡,如同辛苦鍛鍊身體所長出的肌肉一般。……如果你目前正好三十出頭,等到你退休的時候,投資將會是理所當然的事了。為避免到那時候才遭遇失敗、受騙,就要趁現在多多與投資商品接觸,趁年輕的時候多吃點苦。P88
如果選擇基金,就不必像投資股票那樣每天盯著股價的起伏,因而能擁有更多的時間來充實自我。P92

*
錢是種工具,它是有「專門用途」的工具。假如你不知道錢的用途,又怎能知道自己需要多少錢呢?因此,才會只想著「我要錢」這件事。然後,過著為了錢而工作,為了錢而有所犧牲的生活。P4

希望各位再重新思考。我們不該為了錢而工作,而應該是運用錢,讓自己擁有豐富的人生。如此一來,你就會找到屬於你自己該走的路……我希望各位都能夠擺脫為了錢而痛苦的生活,過得很幸福,這就是我衷心盼望的事。P4~5

人生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也沒什麼保證,每個人面對自己的未來都必須歷經學習、受傷、喜悅、悲傷,一邊體驗各種不同的經驗一邊成長。「這不正是一種投資嗎?」P13【投資就和人生一樣】

我們的日常生活充滿了投資行為。花錢買東西、花時間學習事物、閱讀書籍,以及與男女朋友約會,都可為自己帶來某種改變,和我們相關的人也會因此產生變化。所有的一切都是種自我投資,也是對社會的投資。試著用這種方式去思考,你會發現,理財代表了一個人的價值觀,也可以說是其開創未來的投資行為。P13

*
藉由過去、現在、未來的人生資產負債表,確認自己到目前為止所獲得的東西與未來的夢想。P34
錢說穿了只是個「工具」因為有自己想實現的事,這個工具才派得上用場。然而,實際上卻有個問題──現在連自己有什麼想實現的目標都不清楚,所以,才會說出「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的話來。P36

善用過往人生的年表 (生命史):回想一下自你懂事以來曾經吸引過你、你深深著迷、讓你花時間去做的事。讓你付出最多心力與時間的事情是什麼?它就是「你想做的事」。如果找到了,請試著投入其中。話不多說,就從今天開始吧!P38

*
然而,請不要太頻繁地買賣股票,而是看好標的,等股價下跌再慢慢購入,這樣投資才能持久。P106
假如你「無法遵守和自己的約定」,請避免投資股票。不過,如果你無論如何都想投資看看的話,或許可藉由投資股票,讓自己變成能遵守約定的人。P107
深入思考、切入核心,才能產生新的智慧:像這樣,找尋結合前人智慧與現代技術而不斷成長的企業,也是選擇投資目標的方法之一。P123

*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休息並非待在家裡什麼都不做,而是暫時放下手邊的工作,重新思考關於工作、關於自己、關於環境等各方面的事,也可以看看平常沒機會閱讀的書籍,或多多接觸藝術與大自然。P125
當股價大漲,投資者一窩蜂地買賣股票的時候,就是最合適的時間點。也就是正值「泡沫經濟」、市場過熱的時期,越是這種時候就越要保持冷靜,不要輕舉妄動,好好休息。P125

*
其實,我認為不一定非要選邊站不可,投資時可將預算分為兩份。三分之一的資金拿來短期買賣,剩下的三分之二則用於長期投資。購買股票也可以在證券公司開兩個網路證券的帳戶,一個用來短期買賣,另一個是長期投資。
如此一來,會出現一個有趣的結果,時間一久你便能知道,真正適合自己的是長期投資還是短期投資。而投資結果也明顯指出,比起得耗費較多心神又未必能獲得很高的利潤的短期買賣,踏踏實實地長期投資反倒較有效益。當股市呈現上漲的傾向時,最好專心鎖定某些穩定成長的股票;當股市走向不明時,便可試試看短期買賣。P149

*
最簡單、最能將成本與風險控制在最低限度的基金,就是「指數基金」(Index Fund),它和一般股價一樣指數會產生變動,如果能定期定額持之以恆地投資,也是一種分散風險之道。指數基金又分為投資國內股票或國外股票兩種,請從中擇一後,再每月定額投資。P93~94

2
假設你想多收集一些關於股票投資的情報,不妨將你投資的過程寫成網誌,並且每日更新。寫下閱讀投資相關書籍之後的感想,也是不錯的方法。不擅寫文章的人也可從投資相關的部落格中,找出你覺得不錯的網誌放在部落格內推薦。時間一久,說不定就會有人主動提供情報給你。P58

如同配合TPO〈時間、地點、情況〉思考合適的服裝和彩妝一般,用這樣的方式創作「故事」以連結情報,就能發現社會的變化。P63(NEW)
若能先設想好一個主題,當你看到新聞或影片時,就會找到其他人未能發現的珍貴情報。這就像是在知覺上加上釣鉤一樣,即便你在發呆,它也會為你帶來一些靈感或新發現。設定主題,或許就是自然地收集有用情報的最佳方法P66

就算沒看艱深的經濟數據分析,從日常生活也可以感受到物價變化的徵兆。重點在於「定點觀察」。也就是經常確認平日購買或使用物品的價格與數量。光是這樣,就能得到許多提示。……試著從常吃的食物、常去的店家、常看的雜誌、每天上下班搭乘的電車,去觀察「平常的一切」有何變化,以提高自己對社會環境變化的敏銳度。P69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套用在股票投資上。看看自己所支持企業的商品在店面如何陳設,職員工作起來是否有幹勁等,這都是可藉以預測該企業今後發展的線索。事實上,企業業績變化的徵兆往往就是出現在消費現場。同樣地,只要提升這樣的觀察力,在工作上便可迅速掌握市場趨勢,進而提出確切的想法及企畫案,真是好處多多。P69

理財也是如此。當你投資或消費的時候別想著自己賺錢就好,應該透過投資和消費讓更多人得到幸福。這樣的想法說不定也會為你帶來源源不絕的財富。P177


==回應===
因為這部份的心得,比較像是我的思考過程和釐清
所以就獨立成一篇文章來討論

*
為什麼我需要錢?我的金錢觀是什麼?
令我不安的事項是什麼?買房子的原因?

我需要錢的原因:
需要維持一個家庭的開銷、需要照養父母
想有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宅在自己的房子裡
想有很多時間可以看書、看股票、陪小孩玩、想睡就睡
不想一輩子都在工作,最好越快賺到足夠的錢,就可以享受人生。

我的金錢觀:
錢夠用就好,不要貪不屬於我的錢,但不要隨便放棄自己該拿到的錢
一分付出一分收穫,但我願意做十分的付出和準備,因為賺不到錢至少賺得到經驗
錢不是萬能,知識才是萬能且恆久的事物。

令我不安的事項:
不知道另一半的未來規劃是不是能和我一樣,並且可以一步一步去達成
(如果兩人目標不一樣,那勢必金錢的分配要做調整)
健康狀況希望能維持,因為身體如果出狀況,很多計畫都會被打亂
英文能力不好,競爭能力多少會削落。

買房子的原因:
有自己的家可以自己佈置、自己規劃
物品可以依照自己的想法作適當的分配,有條不紊
不用花額外的錢去租屋,讓別人賺,以後甚至可以租房子給別人,賺租金。
可以給孩子一個獨立且舒適的空間
讓全家人的身心靈,都可以在自己舒適的房子裡,獲得充電。

*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到我最震撼的一件事
我明明知道台灣少子化的現象,嚴重到不行
還因此改變了我想教書的計畫

但我竟然不會學以致用在買房子這件事上
說實話,台北市、台南市、台中市這些超精華的城市的房子,我就算有錢也不會砸在那
為了貪圖交通便利或是賣場很近,要多花個幾百萬去買,要多花十年甚至二十年去賺錢
真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交易

再者,依照我對於房子的關注
現在的空房子,真是多到爆,多到嚇死人
而且現在大家沒很多錢,買房子的多是炒房產的
按照有起有落的股票法則來講,房價也不可能永遠都是漲上去
等到炒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後,我們就等著撿便宜就好囉

最起碼現在少子化,大家都不生
加上也有很多人移民,結婚後為了省錢跟父母住
有錢人都花大筆大筆的錢住都市等等的

真的應該冷靜下來
把所有的資產規劃都寫下來
在適當的時間點,再來買房子。

*
我覺得這些思考都跟我未來要從事證券業務員很有關係
如果我能先了解自己、規劃好自己的資產和人生
那我才可能提供客戶該怎麼去了解自己和規劃自己

希望我可以將心比心的服務客戶
也希望我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康莊大路
幫助更多的人,更開心,更快樂,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