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我怎麼可能自己起得了床?」於是我拿了鬧鐘給他。
「我到底應該要幾點起床?」於是我提示他要計算好時間:如果起床到出門需要三十分鐘的準備時間,那麼,就得把鬧鐘訂定在出門前的三十分鐘。

「可是我每次都很難立刻張開眼睛ㄝ!」於是我們一起想法子對付他的「賴床」:假設會賴床十分鐘,那鬧鐘再往前調十分鐘;如果賴床十五分鐘,那就必須往前調十五分鐘。
「可是我會不知不覺就會按掉鬧鐘啊!」於是,我替他示範---按下頂端的鍵,那麼鬧鐘就會很盡責的每兩分鐘吵人一次。

最後,我用力再一勾他的憧憬:「你真的那麼想去嗎?」
「嗯…」
「那你一定起得了床的!」於是,翔翔放心安心地睡著了!

*
這一期的「親子天下」封面主題鏗鏘有力---「斷、捨、離」:父母對孩子要斷絕不需要的幫助,捨棄多餘的安排,離開『不能沒有我』的執著,以培養獨立自主好小孩!充斥於四處的直升機父母們確實需要這一記又一記的當頭棒喝,重重的醍醐灌頂!

然而自己教養三個孩子的這十多年來,我體會最深的,倒還不是執行「斷、捨、離」這三字的決絕意志,而是迎接「斷、捨、離」之前,父母們必須做到的準備以及不能免的責任。這,才是促成「斷、捨、離」這三字能快狠準之無誤上路的最重要前提。

容我在「斷、捨、離」之前也給三個字---「陪、示、檢」:父母放手前,不能少掉耐心的陪伴與細心的指引、清楚而明確的步驟示範,更必須仔細的監督與再三的確認孩子是否已然具備能力,然後才能放心退去。

斷然放手,不會看到獨立自主的孩子,也當不成輕鬆無憂的父母;卻只會看到茫茫然不知所措的孩子,以及絕對陷入惶惶然不得終日的父母。

*
所有大型貓科動物的媽咪們在動物寶寶長大後一定會毫不留情地做到「斷、捨、離」,沒膽離開、斷不了奶的黏TT寶貝都會都被媽媽們無情的趕出家門。但是,在此之前,絕對沒有半隻大型貓科媽咪不會盡力做到「陪、示、檢」。

母豹會陪在年幼的小豹身旁,以防其他敵人侵犯,隨其成長,就會細心的指引他們獵物之所在,然後不厭其煩的為小豹示範跟蹤與捕捉獵物的技巧。而「示範」不是句點,母獵豹會製造機會讓小豹試試自己的能耐,然後躲在一旁,檢視他們是否能夠獨立捕殺獵物,直到小豹能成功的一口咬下小鹿的脖子時,母豹就不再伸出任何援手!就此,母豹是真正的退出小豹的生命範圍,不再插手管任何事情,小豹不僅要為自己的肚皮負責,更為自己的生命安危全權負責。

南非沙漠裡有一種動物叫做狐獴,牠們常常獵捕蠍子作為食物,但是蠍子具有相當的毒性與危險性,因此絕對需要學會特殊的獵捕技巧。狐獴的成獸會積極主動的教授後代捕食的特殊技巧,直到幼獸具有自己捕捉蠍子的能力,才認定自己善盡職責,讓幼獸獨立。

所有生物的傳宗接代不是生命與生命瞬間的承接,還包括生存技巧、生活能力的傳承過程。人類的哺乳期最長、生物構造最為精密、心靈活動最為複雜,因此,在「斷、捨、離」之前意味著更長、更包羅萬象的「陪、示、檢」的過程。因為,父母要示範與監督的,不只是各種生活能力,還要監督心智的發展與學習的態度。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親身示範並監督孩子在年幼時,能為其一生奠立恆久正確的道德價值觀念。

*
或許我們認為該是孩子自己走路上學的時候了!但是,在此之前,我們是否曾經有過足夠的陪伴?已經示範並確認孩子了解正確的路徑?懂得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確定孩子熟記家裡的電話地址?確認孩子返家所需要的時間?這些「陪、示、檢」的步驟都已徹底執行,「斷、捨、離」即能一舉奏效!放心的把責任交到孩子自己的手裡!

任何事情都是一樣!孩子必須看到我們正確的洗碗方式、垃圾分類的方式、綁垃圾袋的方式、刷浴缸的方式、洗米按電鍋的步驟、切水果的訣竅、吸地、拖地板的要訣……,每一件事情孩子絕對不會一看就會,他們都需要一看再看、耳濡目染的看,還要我們循循善誘、慢慢的、清楚的解釋,直到每個影像清楚烙印在腦海。

他們還需要很多練習的機會,一次又一次,從完全不會,到心不甘情不願、到熟練、到習慣。從不熟練不習慣到熟練與習慣這起起伏伏的過程中,他們更需要我們花費心神的監督、鼓勵、鞭策,再再確認他們真的能夠自我勝任。生活能力的養成是如此,學習態度的養成亦若是!

放手之後,能有多麼的自由與放心,這意味著之前鋪路的工作必須有多麼的費心與徹底!當父母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這不是因為我們老放不下當一個殷殷切切轉不停、做不停、操心不停的直升機,而是「陪、示、檢」的過程更為操練父母的智慧與耐性。

除了生活能力、學習態度,最為棘手難做的功課,是必須不斷以言教身教、親身為孩子示範、以行動來規範孩子思想的正確方向、人生善美的價值觀念,這個重要性更勝於一切,因為稍有不慎,放手不會帶來成長,而可能製造出混亂失控的人生。


==回應===
這篇文章,說中我的心事,也說中我的痛
然而,過去已經不能重來,所以我也不想再去論斷什麼

我只是深刻的體會到
未來我身為母親的時候,身上肩負的責任

*
其實,何止是母親要有言教與身教呢
如果另一半(父親) 無法一起同心協力
那真的不要生小孩讓他們價值觀錯亂比較好

真正疲憊的
是兩個大人不一樣的看法
讓小孩子無所適從
無法分辨是非對錯
無法建立一貫的方法和思考途徑

*
我曾經指證過一位男生的想法
不是年紀越大的男人越值錢
同樣的,不是年紀越大的人就越能迎接未來

不是國中以後就一定會燒開水
不是高中以後就知道怎麼用零用錢
不是大學以後就了解吃什麼才健康

年紀會隨著時間成長
但沒有老師、沒有學習、沒有練習、沒有良好的學習過程、沒有學習的動機
也可能40歲了還不會煮蛋炒飯、不會洗碗、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存錢意義

*
我只願,能陪著小朋友
一步一步的重活一遍
肩負最繁瑣的責任

然而,當他能獨立的時候
讓他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
自己承擔自己的命運。

真正該斷的,除了經濟支援之外,還有那試圖去左右孩子的選擇的舉動和想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