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本篇全是自己打的,如果對這篇文章有興趣的話
可從歐陽子(作家)裡面的<秋葉>來閱讀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其他的想法呢?
總之,期末報告的期中一個暫時OVER,算是滿開心的了


一、大意
    文本的一開始是發生在秋天的美國俄本納這個城市,也是感恩節假期、學生放假回家與親人相聚的時刻,然而,宜芬(女主角)的另二任丈夫啟瑞,卻因為要開史學界的會議而不在家;整個故事在啟瑞21歲在讀支加哥大學的兒子敏生回家,宜芬本來奉命要在此次敏生回家時,婉勸敏生不要與美國女子黛安娜往來;然而,兩人卻在同遊與傾談中引起激情,最後敏生選擇離去…


二、今天,我想要探討兩個主題,
(1)西方和東方的交互影響關係
(2)年齡在文本中的意義
來對照人物心理,以及作者可能的用意


1、宜芬
    於是,首先我們先從宜芬開始分析,宜芬是個不顧家人反對大學未畢業就結婚的年輕女子,然,第一任丈夫鴻毅卻在飛行訓練尚未結束的同時就遇難身亡;宜芬和另二任丈夫的婚姻則是透過朋友介紹、通信而認識的,兩人年紀差了將近二十歲,然而因為啟瑞五官端正且是個可靠正直的男人,於是認識不久之後就決定結婚。


    於是,我們可以看見作者將宜芬至於這個家裡,本身就存在著很多巧合,首先,我們發現宜芬並沒有實際的進入婚姻生活,前夫死亡時尚在受訓,而啟瑞又常常必須因為工作的緣故放宜芬一個人在家,加上宜芬英文不好,在美國不常跟別人交際(P203),29歲的宜芬等於是情竇尚未結束的同時,她有極大的自由和想像空間,她不用擔心生活上的物質。


    而敏生卻又是如此的充滿魅力,我認為,宜芬和敏生的互相喜歡,是可以分析成男女之情愛的,第一,兩人年紀的確沒有差很多;第二,敏生是個從小就在只有父親的單親家庭中成長的男孩,在心靈上當然會比較成熟,宜芬間接從敏生身上看到前夫的活力,相較於啟瑞這樣平平沒有激情的婚姻,自然會產生火花,畢竟宜芬和啟瑞的婚姻是建立在經濟和條件分析下的婚姻。


    然而,我心中有個疑問,究竟宜芬是主角?還是敘事者?因為,我們從文本中看到的,大部分都是透過宜芬的描述,從這樣的描述當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啟瑞和敏生的外貌和性格,反而對宜芬的外貌和思想顯得很模糊,好像她是一個總體,一個「年輕女人的總體」。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有意透過這個文本,透過現實的寫實的例子,透過很多不正常的故事,來突顯其實這是很多從台灣嫁到國外的女人共同的感情問題,或是突顯相親這種結婚方式的婚姻裡面可能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情感的基礎」、「激情」等等,是否,也由此給我們一個提醒,這樣的婚姻會產生的危機,而敏生只是其中一個可能的發生機率而已?


2、啟瑞
    接著,我們來探討宜芬的第二個丈夫啟瑞,身為一個東方歷史學名教授的他,似乎有很強烈的「東方意識」:「回家來,第一件事,就是脫下西裝,換上中國長袍」(P204),我自己認為,一來是因為啟瑞在大陸淪陷之前,直接從大陸來美留學,而在美國居留下來的,一個東方人要能生存,畢竟是很辛苦的,即使是像啟瑞這麼有想法或是有責任的男人也是,當自己建立了基礎之後,身為東方人,並且專長於東方的學者,維持自己在西方的地位,是一種「認同」,我們姑且可以將其說為身分及國家認同,而這認同不需要跟所定居的土地有一致性,越了解自己文化的好,越是要保持和堅持。


    不過,這裡,我們要解決一個小小的問題,如果自己娶了美國女人,應該是認同了美國,否則,天天和一個生活方式大不相同的美國人相處,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於是,我認為,作者透過宜芬的自問自答P204來說明「大概是因為當時沒什麼中國女生留學美國的緣故」,而巧合的是,這也成為了啟瑞不希望敏生和美國女孩結婚的原因:「近來台灣來的女學生那樣多,敏生不難找到一個理想的對象。」


    至於他和宜芬的互動方面,我個人則認為,跟他整個人的性格和生活模式很有關係,連感恩節都要開會的人,平時也極少帶宜芬出去的人,兩人又是透過像是相親的方式而結婚,雖說愛情裡面不是只有激情,但是卻不能沒有相處,所以,敏生和宜芬的互相吸引大概也是啟瑞間接形成的結果。雖然說,一個努力賺錢的男人並沒有錯,但是,愛情裡面有很多不是金錢買的到的,這當然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最後,如果換個角度來探討啟瑞「東方歷史學名教授」的身分意涵,也許,我們可以將這身份和「傳統的隱射」來對照,而這樣一個傳統,是否會被「現代」所遺棄,值得大家思考。


3、敏生
    最後,我們要探討的是啟瑞的兒子敏生,基本上,敏生是最自然且最懂得作人的人,他懂得怎樣在父親、宜芬面前當個乖兒子,他懂得怎麼拿捏自己的分寸,讓自己顯得那麼從容不迫,然而,他的內心卻不見得就如表面上的如此自由。


    因為母親的離開,父親吃的苦,敏生自己心知肚明,然而,他卻又無法跟父親一樣恨自己的母親,他甚至愛自己的母親,而這一點我們僅只能猜測是因為自小缺少母愛的緣故,其他不得而知,不過,敏生無法和「理智完全控制感情,把倫理道德當作萬古真理」(P220)的父親說,應該說,我們可以理解,在一個單親的家庭裡面,因為妻子離開了自己,只好把所有重心放在兒子身上,並且因為安全感或因為想掌握手中擁有的,而要自己的兒子照自己的要求成長,敏生表面越正常,他的內心就可能越複雜。


     至於敏生對於黛安娜和親生媽媽的部份,我認為,或是敏生和媽媽很像,或是能夠用比較旁觀的角度去看待母親離開父親的事實,導致他在和父親生活的同時,藉由了解到父親跟自己的不同而和母親有了更深的連結,在文本P217頁裡面說:「人都有許多面,像建築物一樣…每一個角度,都有不同的面,就看你從那個角度去觀察」、「爸爸就是沒懂這一點…他沒懂德人性是多面的」,其實,人性本來就是多面的,這不太需要刻意是證實,大家或多或少都帶有好幾種「面具」,也許啟瑞不是不懂,他是拒絕了解,所以他還是過他自己,並且認為一切都理所當然;不過,我們當然也可以簡單的將敏生這樣的需要關係,完全解釋成一種需要母愛的行為。


    插出來的小細節,在於兩人在水晶湖公園經過一座精巧的弓形橋時,「宜芬聯想起中國古畫中的虹橋」(P219),我認為,這座橋有代表著兩人正離開現實遠離包袱的象徵,甚至,這時啟瑞被拋在腦後,因為如果啟瑞夾在中間的話,兩人勢必會「道德」的緣故而有所拘限;而在兩人相互有好感之後,此時,由父親努力賺錢買下來的「房門」(P226)具有雙重意義,一是兩人之間終究是有一個丈夫、父親的存在,二則是這個房門是一個「家」的形象,這當然意味著一個家庭的道德和傳統,於是,小說刻意描寫兩人面對這屋子時就像面對一種「威脅」。


     然而,文本的最後,敏生向宜芬說:「你愛愛我,給了我,好嗎?」(P228),雖然我們不可以說,這才是敏生真正的意識,然而,我認為,敏生在這裡所要的,不是表面的「性」,而是敏生向宜芬索取母愛的可能。他發現和父親不一樣,宜芬了解他、為了他準備了很多東西、為了他將所有的秘密告訴他,他的情感有了寄託,而這個人是自己的「繼母」,一個和自己年紀相差不太多的美麗、多情的女子,人性的最赤裸的一面,直指向「性」,雖然我們也許不得不稍為批評一下作者的直接,然而,這一點,我們是可以理解和思考的。


    然而,為何在文本的最後,宜芬突然像是清醒一般的拒絕了敏生,難道是作家意識這樣的關係終究是會走向滅亡的,所以才如此安排嗎?還是,作者認為她所要表達的不是兩人的關係最後有沒有發展成性關係,而是一種觀念,或是一種思考面向?不過,由秋葉和魔女兩篇作品我們可以發現,作者似乎對於這樣的情感有著莫名的吸引,並且在她的認知裡面,這是很單純很正常的感情,無關道德,是否作者內心也隱含這樣的渴望呢,又是否透過這種方式讓我們知道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想法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