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文===
我家五歲兒子每次和別的孩子搶玩具搶輸了,就胡亂咬人
甚至出手毆打對方。孩子的攻擊傾向,讓我們傷透腦筋
孩子遭遇挫折時,最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周育如表示,兒童的攻擊行為成因複雜
包括遺傳、生理因素(例如長牙)、心理障礙、環境因素(例如體罰)、不當模仿等
研究也發現,高攻擊性兒童的同理心較差,敵意歸因較高
培養同理心可讓孩子多為他人著想,以仁慈良善待人,有效減少攻擊行為
笛飛兒指出,孩子一出現打人、咬人等攻擊行為時
父母要及時介入,用溫柔而堅決的態度告訴孩子,攻擊行為是不對的
接著,幫助孩子分辨攻擊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觸動了他的情緒?
是別人粗暴的行為,還是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造成的挫折感?
跟孩子討論,除了用身體動作表達憤怒之外,還可以怎麼做?
例如:他是不是可以用說的方式告訴別人,他覺得這樣不公平
幼兒在強烈情緒驅使下,手腳有時會比大腦先行動
笛飛兒提醒家長,除了跟孩子討論如何表達之外,也要討論替代方案
在還沒意識到之前,手或腳已經伸出去了,這時孩子可以怎麼辦?
例如:是不是可以往沒有人的地方(空中)揮去
或是讓手腳在半路轉個彎,再讓孩子慢慢改正手腳先出動的習慣
對於認知能力尚未成熟的幼兒來說,示範並強化替代行為,效果尤其顯著
《你那什麼態度啊?!》作者蜜雪兒‧玻芭指出
父母關注孩子造成的損害,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影響
並鼓勵孩子做出補償的行為,都有助於孩子增進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父母可以這樣問:「如果今天換成朋友那樣打你,會有什麼感覺?」
「你喜歡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嗎?」
再協助孩子補償過錯,例如畫張圖送給對方表達歉意
如果孩子選擇使用非攻擊方式表達挫折,父母要立即給予獎勵
強化正向行為:「我注意到你真的很生氣
但是卻懂得使用言語傳達給朋友,我為你感到很開心!」
針對持續表現攻擊行為的孩子,父母需要設定行為後果
「暫停法」是有效中斷孩子攻擊行為的措施
轉載親子天下 陳念怡文章三
==回應===
暴力是很可怕的
小的時候力氣小容易被忽略
長大以後就不得了
所以絕對不能讓孩子因為暴力而得了好處
免得以後孩子只知道用拳頭來達成目的
*
打人不見得不對
只是什麼時機打了什麼人
有點像是因為自我防衛而殺了壞人
這樣的邏輯
又有點像你很聰明
但如果你把這個聰明拿去當電腦駭客
或是跑去走私軍火或毒品
如果小孩受教,同理心可以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所以態度的養成是最重要,否則再多的循循善誘聽起來都像說教
以暴制暴不會是好的示範
父母在知道孩子打人之後,再用棍子責打回去是不好的循環
我家五歲兒子每次和別的孩子搶玩具搶輸了,就胡亂咬人
甚至出手毆打對方。孩子的攻擊傾向,讓我們傷透腦筋
孩子遭遇挫折時,最容易產生攻擊行為
周育如表示,兒童的攻擊行為成因複雜
包括遺傳、生理因素(例如長牙)、心理障礙、環境因素(例如體罰)、不當模仿等
研究也發現,高攻擊性兒童的同理心較差,敵意歸因較高
培養同理心可讓孩子多為他人著想,以仁慈良善待人,有效減少攻擊行為
笛飛兒指出,孩子一出現打人、咬人等攻擊行為時
父母要及時介入,用溫柔而堅決的態度告訴孩子,攻擊行為是不對的
接著,幫助孩子分辨攻擊行為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觸動了他的情緒?
是別人粗暴的行為,還是因為得不到想要的東西造成的挫折感?
跟孩子討論,除了用身體動作表達憤怒之外,還可以怎麼做?
例如:他是不是可以用說的方式告訴別人,他覺得這樣不公平
幼兒在強烈情緒驅使下,手腳有時會比大腦先行動
笛飛兒提醒家長,除了跟孩子討論如何表達之外,也要討論替代方案
在還沒意識到之前,手或腳已經伸出去了,這時孩子可以怎麼辦?
例如:是不是可以往沒有人的地方(空中)揮去
或是讓手腳在半路轉個彎,再讓孩子慢慢改正手腳先出動的習慣
對於認知能力尚未成熟的幼兒來說,示範並強化替代行為,效果尤其顯著
《你那什麼態度啊?!》作者蜜雪兒‧玻芭指出
父母關注孩子造成的損害,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影響
並鼓勵孩子做出補償的行為,都有助於孩子增進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
父母可以這樣問:「如果今天換成朋友那樣打你,會有什麼感覺?」
「你喜歡別人用同樣的方式對待你嗎?」
再協助孩子補償過錯,例如畫張圖送給對方表達歉意
如果孩子選擇使用非攻擊方式表達挫折,父母要立即給予獎勵
強化正向行為:「我注意到你真的很生氣
但是卻懂得使用言語傳達給朋友,我為你感到很開心!」
針對持續表現攻擊行為的孩子,父母需要設定行為後果
「暫停法」是有效中斷孩子攻擊行為的措施
轉載親子天下 陳念怡文章三
==回應===
暴力是很可怕的
小的時候力氣小容易被忽略
長大以後就不得了
所以絕對不能讓孩子因為暴力而得了好處
免得以後孩子只知道用拳頭來達成目的
*
打人不見得不對
只是什麼時機打了什麼人
有點像是因為自我防衛而殺了壞人
這樣的邏輯
又有點像你很聰明
但如果你把這個聰明拿去當電腦駭客
或是跑去走私軍火或毒品
如果小孩受教,同理心可以讓他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所以態度的養成是最重要,否則再多的循循善誘聽起來都像說教
以暴制暴不會是好的示範
父母在知道孩子打人之後,再用棍子責打回去是不好的循環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