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文===
孩子在玩具店不吵著買玩具,不可能吧?!
分類:幸福教養       2011/04/08 09:34        文/彭菊仙 Chu-Chu媽咪

全家到百貨公司買家電時繞過玩具反斗城,家裡三個寶貝蛋吵著要進去一飽眼福。這通常是爸爸媽媽最頭痛的時刻,擔心孩子一看到玩具,就兩眼發直,然後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哭二鬧三上吊,死纏爛打,不是弄得場面難堪,就是逼得父母荷包大失血

而此刻我一點也不擔心,三隻狂戀「變型金剛」的小公豬黏在一隻隻金光閃閃的機器人前,流連忘返,但他們從來不給我出上述的難題。我好整以暇在一旁看我的雜誌,就讓他們心頭癢癢,望梅而止渴。

這不是我的孩子天生乖巧,而是要運用一點絕招。

事先約法三章,說明購物目的
要防止孩子措手不及的在賣場獅子大開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出門前先約法三章每次出門前,我一定會和三個孩子說明今天購物的目的,解釋該物品對全家生活的重要性,以及大約會花費的金額,讓他們了解到要購買的物品是家裡真的需要,讓他們想一想沒有這些物品我們能不能好好生活,當他們能了解並接受出門的主要目的,並且看到父母為生活所需而再三斟酌時,就一定會乖乖遵守約定

尤其當我預測一定會經過玩具店、零食店等時,我絕對會和孩子言明在先,因為我們沒有辦法禁止孩子被零瑯滿目的糖果玩具所吸引,但是事先收斂他們的購買衝動卻是絕對可以做到的。

然而即使言明再三,還是會有控制力尚未成熟的孩子一看到玩具就忘了約定,因無法遂意而吵鬧不休,父母親此時仍然要堅守立場,不要因為別人的眼光而心軟,同時不妨也溫和堅定的帶給孩子一點希望,讓他知道不是永遠都不能順其心意,比如生日、過年、有特殊好表現時,父母仍會為他們購買心儀的玩具

每年我都給孩子至少一次買大型玩具的機會,也就是過年時他們可以從壓歲錢裡取用一千元自由購物,如果玩具超過一千元,三個孩子們可以商量一起合買。除此之外,我也提供集點卡鼓勵他們以好的表現來換取獎勵。這些遊戲規則從學步兒就開始實行,因為已經變成家裡的傳統,孩子非常清楚爸爸媽媽的原則,所以都能耐心等待。

得來不易,買前斟酌,買後珍惜
三隻小豬在玩具反斗城裡你一言,我一語,即使知道變型金剛是帶不走的,但是對著五光十色的機器人,依舊亢奮不已。

「等到過年,我就要買這個。」
「如果你買這個,我就買另一個,這樣才不會重覆。」
「這個實在太貴了,我還要想一想值不值得。」

我喜歡看到孩子心裡有夢,而這個夢又不會太快得手,夢寐以求的玩具讓他們願意等待,也願意約束自己要有好的表現,同時因為機會得來不易,孩子們非常珍惜,也懂得斟酌盤算、比價、選貨,學習做出完美的購物選擇。有哪個父母不喜歡看到孩子幸福洋溢的表情?但是太快速、太頻繁的滿足孩子物慾需求,孩子很容易麻木無感。經過等待才嘗到甘美的果實,孩子的感受才會深刻,而更加珍視得來不易的玩具。

過去幾年買的變型金剛仍然完好無缺的安放在玩具箱裡。不過,令我更驚喜的是,孩子現在不僅懂得珍惜購物良機,也更加懂得選擇有價值的物品。很喜歡寫偵探故事的老大翔翔今年買了五本福爾摩斯小說;缺一件厚外套的老二凱凱選購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大衣;家裡的小園丁老三鈞鈞則非常興奮的從建國花市帶回來食蟲植物。

閒暇時,翔翔幾乎馬不停蹄的在閱讀與自我創作中度日;天寒時,老二凱凱天天穿著新大衣,臉上路出驕傲的神情;而鈞鈞則是非常用心的照顧食蟲植物,天天仔細觀察研究。我真的很開心,很欣慰,孩子購物前願意等待,願意思量;購物後珍惜所有,物盡其用。

父母本身絕不衝動消費,做個活榜樣!
其實在只有一個孩子之時,我也是一個花錢不手軟的敗家媽媽,常常揹著孩子到處逛街,看到孩子笑了,就一箱一箱的把玩具搬回家,一套一套的把故事書訂下來,只是因為喜歡看到孩子開心的臉龐。有一天,年幼的孩子又執意要買玩具,我剛好身上沒帶錢,沒想到他竟然說:「只要卡片插到提款機裡就可以掉出錢啊,我們快去找提款機!」。更有一次是連提款機都找不著,孩子又嚷:「你不是有一種卡片簽個名就可以買東西嗎?」我才驚覺天真無知的孩子真的沒有任何金錢的概念,我一定要好好導正

其實我們父母真的要當一個活榜樣,如果我們自己就常常衝動購物,買東西不考慮價值與需要,不仔細挑選,不斟酌價錢,孩子必定也會在耳濡目染中養成「只要喜歡就買」的習性。父母要率先學會動心忍性,購物前再三斟酌是否需要,購物時考慮價值、仔細選擇,甚至帶著孩子一起貨比三家,引導孩子慎選物品、研讀貨品資訊,孩子才能從小學會運用「理智」聰明消費

外出旅遊先發放「紀念品基金」
還有一種狀況會讓父母對孩子的索求無法招架,也就是外出旅遊時看到好吃好玩的東西時。經驗告訴我,連大人來到新奇好玩的地方都很難抗拒特產、禮品等,就遑論好奇心強烈的孩子了。對於很喜歡帶孩子出遊以增廣見聞的我,出門前一定會發給孩子每人一小筆「紀念品基金」,一方面防止孩子胡亂獅子大開口,一方面也真的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畢竟名勝古蹟多半都有很多難得一見、值得珍藏的紀念品,讓孩子擁有一點點自主的權利,也能增加旅遊的樂趣,在往後的歲月裡,全家人確實能在紀念品裡找回深刻而溫馨的記憶

本文刊載於:親子成長季刊     (2011春季號)  世一幼兒教育研究中心


==回應===
看到這篇文章,想到禮拜四和男友逛夜市的時候
我問他說:如果規定小朋友在十歲以前,每個禮拜只能有一百塊零花
其他花費要父母答應,這樣會不會太嚴格?
他裝很誇張的表情回答我說:太嚴格了

其實我也覺得,滿嚴格的
不過,如果要避免小朋友亂花
這樣倒不失為一個治本的方法

*
舉例來說
如果沒有十歲和一個禮拜一百塊零花的規定
小朋友每次出門都會想著:或許今天還可以買什麼吧
如果每次出門都買東西給他,他就會覺得這是應該的;
如果沒買,他就會因期望落空而失望。

但如果是一百塊的規定呢
一開始一定亂花,因為沒概念
然後就會開始花少一點,但可能想買什麼就先買
最後才會買之前,先想一想哪個最想買
甚至最後因為想買的東西比較貴,開始規劃存錢

也就是說,慢慢的訓練他們
花自己可以花的錢,對每一次發的零用錢,充滿期待
甚至懂得設定目標和懂得珍惜

*
補充說明十歲這件事吧
主要是因為,我不喜歡每一次都要想理由的推託方式

比如說,明明天氣很熱,小孩吵著想吃冰
我卻說天氣不會很熱,或是明明我更常吃冰卻對他說吃冰對身體不好
這種似是而非的推託,久了就會在小孩心中變成:

媽媽每次拒絕我的要求的時候都有很多理由
有時候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她自己也都不遵守這些規定

不僅帶壞榜樣,也沒有辦法和小孩的關係取得平衡

*
所以說,先發制人,還是有積極意義的
至少,溝通比問題發生時突然無法解決或是錯誤的解決,來的好吧 X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用心生活 的頭像
    用心生活

    人生是為了完整而非完美,努力愛神愛自己愛愛我的人,努力給予愛和接受愛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