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可波特批評:台灣醫生 平均看個病人三分鐘
更新日期:2007/05/01 04:39    記者: 彭漣漪/台北報導


國際管理大師邁可波特(Michael Porter)昨天批評,台灣的醫生診療一個病人的平均看診時間只有三分鐘,令人感到驚訝。但台灣健保減少對醫生的給付費用,最後逼醫生只好多看病人以增加收入,可說是這個行業的「癌症」。他也強調,台灣平均每人花在醫療方面的支出過低,比起瑞典、美國等先進國家顯得不足,這不利於台灣進行醫療的整合服務、或採取更有效益的預防醫學作法


哈佛大學教授邁可波特曾經擔任台積電的監察人,昨日受邀在台積電的二十週年慶上,以「重新定義醫療保健:對台灣的涵義」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他首先讚揚台灣健保普及率達九十九%,在全世界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同時也提醒,未來醫療勢必走向整合,需要更多資源投入。波特表示,全球都很注重醫療成本改善問題,但他認為,「控制成本最好的方式是創造品質,而不是減少花費。


波特以競爭力理論聞名,最近非常關注醫療體系的競爭力問題,他認為目前醫療體系的效率有很大的改善空間,例如,在美國有一三九家醫院可以進行心臟移植手術,其中技術較好的醫院,病人在手術後一年的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但有的醫院比例則低到幾乎是零。他覺得應該只保留二十家醫院做心臟移植手術即可,醫院不應該都做相同的事。


針對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普遍性醫療體系問題,波特表示,大家都是按照專科別的分工方式,一個牽涉多部門檢驗的病人,在各醫生、各部門間被轉來轉去,醫療方式非常的「支離破碎」,這不合理,應該要以病人為中心做整合,就像過去企業的組織一樣,曾經是以功能別區分,但現在都依照客戶的需求轉變成單一窗口的服務。


未來五年、十年,波特認為醫療保健界必須進行很大的改變,必須提供病患整合的醫療服務,而不是讓病患不停逛醫院。醫院對單一技術必須能提供大量且穩定服務,達到規模經濟,而且,服務的提供必須能夠跨領域,例如某個城市的某個醫院對特定病症可以提供專業醫療服務,這個醫院也可以在別的城市設立分支機構,提供同樣專業的服務。


參考網址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430/4/dn33.html


 


==回應===


我覺得文章的主角說的很有道理,特別贊同他說的"醫院不應該都做相同的事"。雖然我不知道是不是美國醫療的現象跟台灣的有雷同,不過如果技術沒到達一定的程度,只能落入A錢和害死人的結局,我覺得這樣並不是很好的現象。


平時,我們身體沒有不舒服,就不會特別去醫院,可是,一但有什麼狀況,就真的會有被醫院玩的感覺~"~這個到哪裡做什麼的,繞阿繞的,光是汽車體檢去醫院就要花好幾個小時(明明真正的檢查才花了5分鐘喔),說真的,我可沒時間常常耗在這樣沒有效率的活動當中~"~


*


不過,我覺得最大的收穫在於,一個人的知識和專業能夠顯現出來,恐怕就在於有沒有辦法學以致用八,我覺得這個邁可波特專長雖然是競爭力,但是對於可能不是專業領域的醫療,這樣的見解並無道理,也的確可以提高醫療品質和未來發展的競爭力


因為覺得這個人提出的見解可以給台灣進步的空間,所以和大家分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