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由此可見,一個人的觀念、體能、職位、金錢、人際關係…..都需要很好的彈性。

觀念有彈性,就不會老是覺得別人是錯的、自己是對的。
體能有彈性,好處不只是動靜皆宜而已,代表健康狀況也很不錯。
職位有彈性,工作無貴賤之分,自己不容易失業,也懂得尊敬別人。
金錢有彈性,吃路邊攤和五星級飯店,都能享受出不同的美味。
人際關係有彈性,才可以在信任彼此的前提下,同時擁有親密與自由。

至於,如何擁有絕佳的彈性呢?
我的看法是:不要太專注於自己的利益


當你願意多想想別人的立場、兼顧他人的利益,換個角度、設身處地
就比較能設想出新的替代方案,來解決眼前和未來那些難纏的問題
能想出替代方案,並且嘗試它的可行性,這就是彈性

*
美國管理協會曾提出一項調查顯示:聰明的決策者,有九個必要的特質:

一、難得糊塗。在能控制的範圍內,對細節有高度的容忍性。
二、精於排定優先順序,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
三、擁有很好的傾聽能力。因此能夠廣泛取得所需的資訊,做出正確的決策。
四、建立屬於自己的團隊,既有支持者來宣傳,也有擁護者協助推行和實踐。

五、開放胸懷,不會先入為主,也不會過度依賴過往的經驗判斷是非。
六、保持彈性,並可容許不太完美的決定,以換取將來發展的空間。
七、在「質化」與「量化」的統計資訊中,找到平衡點。
例如:兼顧「數字報告分析」和「顧客反應意見」,得到有助決策的資訊。

八、冷靜面對充滿熱情的創意提案,重視執行的過程,盡一切努力避免失控。
九、絕不盲從,更不落入「他可以,我也可以」的心態;
正如同尊重專家意見,但不完全依賴專家。


其中第六項,具體提到保持彈性這項特質
而細讀其他要點,發現成為聰明決策者的必要條件
其實都和「彈性」這個特質脫離不了關係

也許,你無意成為聰明的決策者
但不要忽略了,人生裡的每一件事都是自己的選擇和決定
雖然,幸福不必強求、快樂也不能強留,這都是一念之間的抉擇

擁有絕佳的彈性,會讓你隨時有更多替代方案,每一次都能做出聰明的選擇


==回應===
出了社會以後,才知道自己多麼的缺乏彈性
也深刻的體會到,成功的領導人其實要具備的特質實在太多

但為什麼他們有機會學習、成長的比別人快速
我想是沒有途徑的

就像彈性,知道了要去做
做了對,學到怎麼內化在每件事情上
做了不對,學到怎麼改進

要蹲低一點才跳得高
要設身處地的為他人想
成功不可能靠自己一個人
加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