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家族電影》:人生的陰暗面,猥瑣而狼狽

知名的芥川獎作家柳美裡是韓裔日本人,1968年出生於日本橫濱,現住在橫濱南方的鎌倉,1997年她29歲,以《家族電影》一書和辻仁成的《海峽之光》一同獲得第116屆芥川獎,無論是直木獎抑或芥川獎,該屆如有兩位得獎者誕生,勢必成為一段佳話,誠如今年初(2010.1.15)的第142屆直木獎有兩人獲獎,但韓裔日本人作家獲得兩種獎項的,除了柳美裡奪得芥川獎,尚有皆川博子和金城一紀兩人獲得直木獎,在日本出生長大的韓國人不在少數,作品中也可見到日本人欺侮移民來的韓國人的情節,顯而易見的,這幾位得主的奮鬥歷程比起其它人更是艱辛,外籍人士的獲獎,更是可貴,這是題外話了。

《家族電影》一書收錄3則短篇小說,部份反映了作者的寫照,就側面瞭解,少女時代的柳美裡曾經翹家、輟學,做盡一切叛逆之事,之間她試著開始寫作,於是她的作品之中蘊含了大量的私小說,以刻劃家庭為主,詮釋破碎的家庭使人不忍卒睹。所謂家醜不可外揚,不僅是中國人才有的概念,一個家庭若是有太多的家醜,身為家中的一員究竟會做何感想,柳美裡一度放縱自己,似乎也是順理成章之事,倘若由柳家人主演《家族電影》,當事人肯定下不了台階,在旁的觀眾則會啼笑皆非,只能認定這一家子不是仇人不成冤家,前世理不斷的恩怨,今世才有破碎不堪的家庭。

許多曾經在生命當中迷失自己的人們,多半藉由寫作讓自己重生,柳美裡在寫作當中找到自己,讓自己內心中囤積已久的忿懣有了出口,且看《家族電影》一書,第一則同名短篇道出一個破碎的家庭,第二則影射了過去她未婚懷孕一事,第三則書寫童年在校園裡飽受同學欺侮的過往,然而,一段段不堪的回憶,往事不堪回首,這些回憶全部轉成她寫作的題材,化心碎為文字,全然地昇華成另一股力量,既正面且強大,我們這才恍然明白,當年的柳美裡沒有普通人應有的大學學歷,卻能躋身於少數未滿30歲的芥川獎年輕得主之列,柳美裡的奮鬥之路,值得我們探索。

家族電影(家族シネマ)-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但是想要把這本難唸的經,其中難以名狀的物事一一搬上大螢幕,屆時又會有何種感想,想當然的是,主要演員是家裡的成員,配角便是他們的親友,一個破碎的家庭肇因於一家之主,從不肯也不懂得為家庭付出,爸爸對自己極其奢華,在家庭的開銷上卻是極度摳門,以至於媽媽真箇是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為了家裡三個小孩,動輒下海以維持家計,最後兩人演變成離婚的局面,當電影開拍,他們離異20 年,說起來非常感慨。

「生活費一毛也不給,我和孩子們飽一頓餓一頓的,你自己呢,訂做的真絲襯衫,配上白金鑽石的領帶夾和袖釦。」媽媽突然大聲哭了起來。(P.39)

說到子女,主角林素美和弟弟、妹妹三人向來是無法選擇自己的家庭,也無以選擇自己的父母,身在這個分崩離析的家中,他(她)們有苦說不出,電影演到最後,一家五口可謂是分道揚鑣,陽關道和獨木橋上各自行走,沒有愛只有恨,這又是何苦來哉?

盛夏(真夏)-
從一個女子遙想過去,以及回顧當下的生活,過去父母婚姻失和,同時親眼目睹父親和他的姘頭的互動,女子大刺刺地在家裡煞是招搖,然而,父親外遇不斷,身邊的女人來來去去沒有固定。之後,她看著現在的自己,驀地她好像發現了一件事,她像是過去父親的情婦的縮影,同樣活得如此猥瑣、不堪……

潮起潮落(潮合い)-
轉學生安田裡奈在學校裡備受欺侮,對照到現實中,轉學生很多遭到同學排擠的際遇,裡奈瘦小的身軀和蒼白的皮膚看起來楚楚可憐,安靜不說話如此自然的反應引來男學生的注意,另一方面卻招致麻由美無端的嫉妒,說穿了麻由美在家中的地位相當渺小,她將在家中受到的怒氣發洩在這位轉學生的身上,當這位轉學生愈是不吭聲,愈是激發了麻由美的怨懟,猛一下子怒不可扼,一天天的過去,裡奈傷痕纍纍,最後鬧到校長那邊,麻由美的暴力傾向實在嚇人。

柳美裡正是顛躓在現實與虛構中的作家,以細膩有帶有血淋淋的敘事方式,為讀者重現當年她所經歷的過往,當然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在作品中的作家比比皆是,或者我們會聯想到三島由紀夫,就連預告自殺都在小說裡呈現,甚至不惜參加電影的演出,「試圖」來個文字和影像的雙重告解,但像柳美裡深刻地將這些不堪之事深鑿其中的委實少見,在我們走進柳美裡的小說之前,不妨先行瞭解她的過去與現在,她是一位奇女子。

同名短篇曾經拍成電影,我想,若是柳美裡的家人曾經看過,勢必要有所醒悟才是,從柳美裡的作品當中,泰半都是一個字的書名,如《命》、《生》、《魂》等,或者在此可以大膽地揣測作者的心情,她業已將自身的宿命做出了釋放,和宿命打交道並達成「協議」,或許不見得有寬容的動作,一本又一本的小說,白紙黑字,便是最好的證明。

http://joycefairy.pixnet.net/blog/post/26648813

家族電影
家庭應該是溫暖的象徵,可是它卻常常有變調的演出,成為一切怪異、扭曲、孤寂的源頭。有什麼比身處家庭之中,卻仍感到孤獨更令人無奈?

第116屆芥川獎得主──柳美裡,以她個人在破碎家庭成長的經驗,用冷靜、赤祼、直接又犀利的筆,寫下以變調的家庭樂章為主軸,發展出的一個個變異的個人樂曲。

沒有批判、沒有定論、沒有掩飾、沒有虛矯地將生命底層掀開來,教人勇敢地面對與審視,審視人生中無處不在的荒謬。

私語辭典
本書不是一本辭書,而是從辭彙中獲得聯想,以柳美裡個人的生命經驗為主軸,纏繞詞彙發展而成的散文集。
作者憑藉私人感受來詮釋詞彙,不僅滿足了讀者的偷窺慾望,也以她特有的冷漠無情的文學之眼,觀照自身的隱私,彷彿是一場赤裸裸的自我治療。
本書摹擬辭典的書寫方式與編排,不僅可口易讀,更使讀者彷彿能在某些情境,某種情緒中照見自己,得到來自心靈深處的共鳴。

家族標本
外祖母在五年前跑到妹妹家,然後一點一點把家具搬進去,就這樣待了下來。『這手錶壞了,外祖母幫你拿去修理。』就這樣把妹妹生日時,父親送的手錶送進當舖。

還曾經把便宜的白蘭地裝入拿破崙的空瓶,高價賣給母親。母親把酒倒入水槽,邊哭著:『這算什麼嘛!』然而說這話的母親也跟男人跑了,母親的妹妹也結婚三次,都離婚了!

本書為柳美裡的短文集,取材自真人真事。題材仍圍繞在作者的最愛-家庭上。作者用她一貫犀利冷靜的口吻敘述數十個家庭的故事。故事簡短易讀卻發人深省。

作者彷彿是為了揭開包裹在家庭外的糖衣,教人認清家庭的真面目而寫。然而,透過這樣的書寫,反倒教人更能不虛矯地看待人、事、物。家庭絕對不如想像中的完美,但也不盡然是痛苦的深淵。只要平常以待之,便是真實。

家夢已遠
『說謊,為什麼說這種謊話?』男人的聲音陰暗起來。女孩拿起桌子上的火柴擦了幾下,她的手裡舉著像是黃色玫瑰花蕊的火焰。

她用另一隻手護著火焰,走近了窗簾。火柴快要燒到手指了,女孩把火柴拋出去,點燃了窗簾。她的臉在火光照耀下,突然變成一張大人的面孔,而且似乎是在模仿著火苗,她的臉也變得通紅起來。女孩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等到女孩點燃桌上的報紙和廚房的垃圾桶時,大家才發現事態嚴重……。

本書內含兩篇短篇小說-----<家夢已遠>和<豆芽>。
前者是描述一個父親,為了重建破碎的家庭而蓋了一棟新房子,但是女兒們拒絕搬進去,父親竟然找來一個流浪家庭進住,甚至供養他們,事情的發展於是越發荒謬離譜。

<豆芽>描寫一個介入別人家庭的女人,以及因為丈夫的外遇而有種種異常舉動的妻子,一個懦弱的丈夫,一個智障男子,糾葛交纏成一齣驚悚劇。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99427


==回應===
因為這是芥川獎的短篇小說,在學校的好書推薦下就借了
今天急著還書所以就沒作書摘也沒掃瞄
書本滿小本的,一百多頁大概一個半小時就看完了

*
看過吉本芭娜娜的N'P後
之後看的日本小說都覺得氛圍很相似
但不知道是不是國內翻譯的口吻導致這種錯覺

因為是短篇小說
所以真要評價的話我是覺得普普而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