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蝙蝠:暗夜裡飛翔的幸福   分類:寶貝看書去  2010/12/04 17:35

蝙蝠
我想,在台灣我這一輩的網路族群裡
沒看過痞子蔡「第一次的親密接觸」的人,可能還不到二位數的百分比吧!

蔡智恆先生的文筆,搭上了台灣科技業發展所產生的科技御宅族風潮
以一種成熟男人的純真,半帶嚴肅半帶戲謔地去看待感情或是生命中的點點滴滴

科技,或者該說是因為網路的關係
讓在身處其中或是在這個環境中成長的這一代,有著超乎年齡的早熟!

但是,這樣的早熟是資訊爆炸下的產物!
這樣的早熟就跟吹氣球一樣:膨脹,卻是空心的!

*
一個十七歲的少年可以滿口法律條文、言之鑿鑿地
騙倒一個七十歲的退休教師,但卻不一定懂法律!
科技新貴有著極專精的專業知識,也有著透過網路吸收新知的途徑!

不管在其專業領域、人生道理或是男女感情上面
每個人都可以啪啦啪啦地說出一堆道理來!
但是,在人與人間的面對面溝通,這樣的早熟卻有著讓人難以置信的空洞!
畢竟,道理跟實做,總是存在著一道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鴻溝!

而蔡智恆先生的筆觸就剛好適切地搔到現代人這樣的矛盾心理。

所以從第一次的親密接觸、7-11之戀、愛爾蘭咖啡、榭寄生等作品來說
都可以看到男人那種成熟中帶著純真的可愛矛盾!
男人總是以為自己就是這樣的男人,而女人卻總是怨恨自己遇不到這樣的男人!

但在這一本新的作品「蝙蝠」裡,蔡智恆先生的風格倒是有著一點改變

*
「蝙蝠」這本作品中,分成三個短篇:「米克」、「蝙蝠」跟「求人之水」。

在「求人之水」這篇作品中,依然延續著以前的風格:
一個有點宅、有點純情但卻溫柔體貼到不像人的男人
遇到了一個很俏皮、很美麗又很聰慧的女人
然後,兩個人產生一段若有似無的淡淡情愫

但在其他的兩篇作品「米克」與「蝙蝠」中
卻開始討論起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生死問題。

「米克」這一篇作品,描述著一對年輕的情侶領養了一隻幼犬「米克」
情侶後來成了夫妻,經歷了失業、懷孕、流產、生子的過程
而那隻幼犬也在這樣的過程中長成成犬,後來也成了老犬!

「米克」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從寵物成了一個家庭的「家人」!
「家人」的意義,在於「陪伴」與「支持」!
「米克」陪伴這對情侶走過人生的許多快樂與悲傷的過程

*
從一開始的略微排斥到互信互賴,又一直到小孩子出生後的漠視
狗是忠心的動物。 很多時候,某些家人還比不上家裡的一條狗!
我說的並不是地位,而是對於一個家庭的「陪伴」、「支持」以及「無悔地付出」

狗的壽命平均來說是十來年,在這十來年的歲月中
牠的生命可以說是完全地貢獻給這個家庭

但是人卻可能因為生命中所注意的事物移轉時
對於家庭或是家人所付出的心力,會有著或多或少的增減。

*
「米克」全心陪伴著情侶走進了婚禮禮堂、陪伴著他們走過失業低潮
陪伴著他們走過流產的哀傷、也陪伴著他們走過對另一個新生命的期待。
但是,新生命的開端通常伴隨著舊生命的終結。

年輕的太太經歷過流產的創傷,在新生命誕生後
為了捍衛這得來不易的小孩,從一開始的溫柔婉約轉變成有些神經質
對於「米克」的態度也從「家人」慢慢地成了「家畜」。

但一個真正無悔的陪伴
是對方不管把我們當「人」或是當「畜牲」,我們都會陪伴在他身邊。

一直到最後,「米克」老死了,躲在家裡最不為人知的角落裡老死了
家裡對牠的感情才又回到當初的深切。

*
而另一篇「蝙蝠」,則是以一個「死去的人,會化為蝙蝠回來與家人相見
以完成陰陽兩界生死人間的心願」為主軸來敘述故事。

故事裡頭的女孩見不到父親的最後一面,心裡頭總是存在著一片自責的陰影
加上父親死後,與家裡的相處有著某種程度的隔閡,這一塊的心結怎麼也化解不開來。
後來,遇到了一個男孩,男孩打開了她的心房、進入了她的生命。

男孩也在與女孩結婚生子後
把「死去的人,會化為蝙蝠回來與家人相見,以完成陰陽兩界生死人間的心願」的故事
藉著一隻蝙蝠在小孩出生後來到家裡的時機說給女孩聽。
聽完這個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女孩對死去父親有些怨懟!
因為在她的印象中,生前對她寵愛有加的父親,死後並沒有化為蝙蝠回來看她!

但後來因為一次揀骨進塔的機緣,女孩跟母親聊起這故事
母親才說出其實在父親死後,的確也有蝙蝠來到家中
但可能是因為女孩那時年紀還小,在被蝙蝠嚇到大哭以後
把這樣的一個記憶從父親死後轉化為父親死前
而錯認為是父親死後並沒有化為蝙蝠來看她!
而在最後體會到父親仍然是在意她這個前世情人的心情後
女孩才化解長久以來的心結。

*
很多事情跟感情,我們其實大部分都還是圍繞在「不知生,焉知死」的觀念
但有趣的是,我們往往都要等到生死之間的交會點時
我們才會開始去醒悟到以往所擁有的一切到底有多珍貴。

只不過,這些東西我已經在很多書籍或演講中聽到不想聽了
能體會的就能體會、能領悟的就能領悟
所以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動並不是在這個議題。

相反的,這本書有兩個不是主要故事節點的地方讓我的心情有著極大的悸動!

*
第一個是「米克」這篇故事的結尾:
女孩對男孩說:「如果下輩子我無法當人,我希望變成一條狗,陪在你身邊。」
「妳下輩子只想陪我十年嗎?」
「雖然只有十年,但卻是我全部且毫無保留的一生。」

*
 第二個則是「蝙蝠」這篇故事裡談到女孩因為不敢搭電扶梯
小時候逛百貨公司的時候,父親會牽著她的手搭電扶梯;
而後來遇見的那個男孩,真正碰觸到她真心的一刻
也是在搭電扶梯的時候,主動地牽起她的手

以前,大概在我還在讀大學的時候,也曾經遇到過一個不敢搭電扶梯的女孩!
對當時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年輕男孩來說,一開始的時候我
真的不敢相信這世界上竟然有人不敢一個人搭電扶梯!

但每每看著她那酷似關之琳的側臉,面帶難色地停在電扶梯口的時候
我還是會先牽起她的手,低聲地喊聲「一二三」後
一起踏上那對她來說「快速移動」的電扶梯。

那時,我跟她都曾經深信著,面對未來的許多變動
只要我們兩個一起手牽手,低聲地喊聲「一二三」
一定可以一起肩併肩地走過一切風風雨雨。

只是,我們的確攜手度過了許多的風風雨雨,但卻因為我放開了她的手
本來齊上齊下的電扶梯,在分手的那一個晚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過後的好一段日子裡,我都是一個人搭著電扶梯
但雖然是一個人,卻還是改不了在搭電扶梯前會先在踏板前停個一秒
低聲地喊聲「一二三」後,再搭上電扶梯。

後來開始有了捷運以後
這個習慣在「左側保留給趕時間的乘客」的制約下
才慢慢地改變。

只是,有的時候想起這段往事,我總是會想著:
在我們人生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不是陪我們到最後
但卻又是讓我們惦記到最後的一些人

*
以前,對那些女人來說,我總是會有著或多或少的虧欠感!
畢竟,「耽誤青春」這頂帽子,是對男人最大的指控!
後來呢? 年紀越來越大,我也一直維持著單身的身份
認識的女人雖然不可能從八歲到八十八歲都有
但從二十啷噹到三十好幾倒也不足為奇,這時候的心情,倒也變得比較坦然

「青春」在被耽誤的同時,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正在享受青春呢?
又或者,不被耽誤的青春,難道就是幸福的保證嗎?

「不要耽誤女孩子家的青春!」
這句話從我二十多歲的時候,我的父母就開始對我說起了!

而更好笑的是,最近這句話,竟然是我從一個我很喜歡的女孩子
對我的耳提面命!提醒我不該又去浪費另一個女孩兒的青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黃金十年!
不管在體力、外貌、事業甚至於生兒育女的能力,都會有一段黃金十年!

而當我們在對方的這十年裡和他(她)在一起後
若沒有一直走到人生的終點,多半就會被冠上「耽誤青春」這頂帽子!
吃乾抹淨之後,總是要負責的!只是,我一直都很不喜歡這個觀念!

人生黃金十年過後
如果接下來的是青銅十年、塑膠十年或是垃圾十年的話
那我跟這樣的女人走下去有什麼意義呢?
兩個人結合在一起,不就該是一個完美的存在嗎?

如果對方在和我共度了黃金十年後,以這段日子為基礎
接下來展開的是白金二十年跟鑽石三十年的話,又何來的耽誤之說呢?

我知道這是一種詭辯!
只是,我一直都覺得只有自己才會真正地耽誤自己幸福的可能!!
又或者,這是我自己只能顧好我自己幸福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也說不定!


==回應===
喜歡弟弟介紹書籍的方式
不刻意,很真實

說書引發的情感
很多情卻也很理性
不可思議

若說他的文筆被蔡智恆附身,我也會信
(幸好他不時不強調自己是單身卻有眾多女友)

*
我很喜歡觀察連續性的人事物
在發覺細微改變的當下,暗自喜悅
不比較不炫耀,自得的想著:這個改變只有我看得見。

知足,是一種靜靜的不喧譁的感觸
平平的貼在胸口,很踏實。

*
「雖然只有十年,但卻是我全部且毫無保留的一生。」
「米克」也在這樣的過程中,從寵物成了一個家庭的「家人」

我想起去年剛開學把幸福喵放在台北的那段時間
夜晚竟是難以入眠的,有一種莫名的煩躁
相較於這一個星期的差異,是強烈的

幸福喵連睡覺時,聽到我呼喚她的名字
也會喵喵兩聲回應我

每次處理事情到一段落,我就會摸摸她,親吻她的額頭
感謝我能擁有她,也被她擁有

雖然我看到每隻貓咪都覺得可愛,但就是幸福最可愛
雖然幸福不是最會撒嬌,脾氣不是挺好,但就是一舉一動都讓人疼
剛養她時我沒文字紀錄,但我肯定,之後的我,絕對把她當家人
這也是為什麼我看 忠犬小八 時,會哭泣的原因

這樣,就會覺得
她早走也好,我可以好好送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