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文===
化敵為友? 中信、中策聯手分南山
TVBS 更新日期:"2009/11/18 13:57" 蔡沛玲

國內的壽險業又投下了一個震撼彈!原本和中策集團競爭,搶購南山人壽的中信 金,昨天傍晚發表聲明,已經投入212億向中策買了南山人壽3成股權,中策也認購了中信金大約9.95%的私募股,未來南山人壽由雙方共同經營,中策和中 信,雙方從冤家變親家,不僅讓外界跌破眼鏡,金管會主委陳冲更抨擊,股權轉移讓審查更複雜。

決定買下南山3成股權,中信金董事長辜濂松第一時間發信給員工,表示未來南山人壽由中信金共同經營,而中策集團也會變成中信金私募案的投資人之一。

1個多月前,中策和博智集團才大張旗鼓宣布,砸下近7百億的天價,買下南山人壽將近98%的股分,如今立刻轉手賣了3成給了中信,雙方協議,未來由中策推派董事長,中信金的人當總經理。

只是博智當初才信誓旦旦地表示,會經營7年以上,現在卻和當初的競爭對手聯合瓜分南山,金管會主委陳冲話中有話。金管會主委陳冲:「它只會增加審查的複雜性,原來只要一個局牽涉到,現在變成三個局,不過我覺得任何金融機構的人員,『講話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儘管陳冲喊話,不過對2家公司的股東來說,可是樂在眉梢,因為香港中策在9月6日,以0.1港幣的價格募集新股,不過11月10日重新復牌,連續2天狂飆,17日的收盤價仍收在0.6港幣,儘管南山還沒到手,中策的大股東們,可是瞬間賺了5倍。

中信股價也跟著看俏,跟國泰金、富邦金相比,中信金硬是逆勢上漲,不僅如此,國內上市金控的排行榜,也可能大洗牌,原本排行第三的中信金,加入了南山人壽之後,可望擠下了富邦,成了第二大金控;只是這個美夢能否成真,還是得要金管會和投審會點頭才行。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8/8/1v70w.html

為吃下南山人壽「無所不用其極」?中信金、中策合作取代開戰的算計
今周刊 更新日期:"2009-11-18" 記者:王耀武

中策集團宣布將南山人壽三成股權售予中信金,舉動震驚市場。然而這樁交易並非毫無來由,而是「各取所需」的漂亮盤算,未來南山受「兩中共治」,可能有助於購併案通過當局審查。

金融監理備忘錄(MOU)正式簽署隔天,立刻有驚人的「交流」案例出現。

準備購併南山人壽的香港中策集團,宣布將出售三成南山持股給中信金控,換來中信私募增資的一成股權,且未來三年,中信金還可增加南山持股。至於中信的認購價,與中策得標價相同,每股約二.八○美元。原本被「整碗捧去」的南山人壽,如今成了「三七分」的待切蛋糕。

回顧這樁競標案,「兩中」從勢如水火到攜手合作,簡直就是一樁「冤家變親家」的大驚奇!因為十一月初,競標失利的中信金才宣稱「不排除提起訴訟」,準備用拖延戰術,和得標的中策抗爭到底。擺出罕見的大動作,原因是中信認為自己才是出價最高的投標者,結果卻無法得標。

但如今看來,中信金一路展現不甘願、不服輸的強硬姿態,其實是換取其他入股南山方式的手段。

若加上雙方協議,未來三年中信金可增加南山持股的但書,這記軟硬兼施的兩手策略,確實為中信金未來的事業版圖,爭來極大揮灑空間。從結果論,中信金可說演出了一樁不可思議的逆轉。

中信金出奇招/「二百億元換五千億元」
「太厲害了!」一位國內金控高層耳聞此樁交易,忍不住脫口說。他斷言,中信金不僅敗部復活、拿下南山三成股權,這對中信金開疆拓土將大有幫助。因為,「這個三十趴(%)是有文章的」。

該名業者指出,依據《金控法》規定,金控持股達二五%以上的公司,就應被認列為子公司;這次中信金選擇出價六.六億美元拿到南山人壽三成持股,剛好跨過子公司門檻,雖然仍屬於少數股權,卻可以使南山名正言順地「化身」中信金的子公司之一。

意思是說,完成這樁交易的直接影響,就是南山人壽的帳面資產,將依比例被中信金認列;以南山今年第三季最新公告來說,資產就有一.六兆元,中信金原本就有 一.七五兆元的總資產,若增列南山總資產的三成,將成為二.二三兆元,距離富邦金的二.九七兆元就大為接近,且這些資產都是來自保險業務的「原汁雞湯」, 對中信金開拓非銀行業務頗有助益。

然而中策也非省油的燈。深知本次交易內情的人士就認為,勝出者願意和對手分享到手的獵物,原因是中策在斡旋過程發生種種波折,為使購併審查盡量順利進行,中策才決定出此「上策」。「你甚至可以說,中策為了吃下南山,簡直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這位人士說,從美國總公司AIG(美國國際集團)宣布中策及博智團隊得標南山人壽起,這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始終無法令台灣方面徹底安心。

對保戶、三萬多名壽險業務員和金管會來說,中策雖擁有富豪股東團隊,但因為缺乏壽險經營經驗的適格性疑慮,及部分股東有炒股紀錄,讓負責審查購併案的主管機關必須繃緊神經應對。例如在十一月十六日,經濟部就以股東結構說明不清、AIG未提出轉讓申請為由,退回中策遞出的購併提案。

化解中資疑慮/主動分享股權 中策出上策
對中策而言,這種排拒的氛圍雖然惱人,但釋股予中信金的合作意願一旦簽訂,來自台灣的敵意很可能煙消雲散、「氣象一新」,這對中策順利拿下南山絕對具有正 面意義。原因顯而易見:「土生土長」的中信金一旦也成為南山股東,被外界視為具有中資疑慮的中策,「色彩」就顯得淡化不少,有助於通過政府審查。因此對中 策而言,與中信金分享南山股權,仍可算是一樁「魚幫水、水幫魚」的划算交易《今周刊》674期

http://tw.news.yahoo.com/marticle/url/d/a/091119/9/1v9rv.html?type=new&pg=3

中信金買南山股權 金管會審查1局變3局
卡優網 更新日期:"2009/11/18 19:34" 王怡茹

南山併購案宛如上演連續劇,峰迴路轉、高潮迭起。中策集團與博智金融前(10)月以693億元拿下南山人壽後,中信金控揚言控告AIG,但雙方卻在17日 握手言和。對此,金管會主委陳沖今(18)天表示,這將增加審查複雜度,他並強調,無論是中信金還是博智的負責人,前後所講的話一致性很重要。

原本呼聲極高的中信金沒能順利拿下南山,日前曾公開質疑競標過程疑點重重,中信金甚至認為,競標過程可能違反國際交易實務,擬對AIG提告、求償。

正當外界以為雙方將為南山「大打出手」之際,中信金與中策集團卻在1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令外界大感意外。不過,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大和解,金管會主委陳沖在出席今天台灣金融卡成果發表會上,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信金與中策的舉動,將會增加南山併購案審查的複雜度。

陳沖指出,原本中策集團與博智金融買下南山股權,須先經過投審會及金管會兩階段審核。不過,由於中信金的加入,南山人壽的買家即便通過投審會審查的第一道關卡,而主管機關將會再針對私募基金部份,進行第二關審查。

同時,陳沖認為,原先南山併購案若通過投審會,送交金管會時,是由保險局來審核,但現在出現中信金股權移轉的事宜,全案審查將從「1局變3局」,除了保險局外,還有銀行局以及證期局,愈變愈複雜。

陳沖進一步說明,由於中信金是上市公司,而股權若有重要變化時,須經過銀行局的審核,並要求中信金提出確實的理由及投資策略;此外,中策集團認購中信金私募普通股這部份,涉及證交法第43條之6法規,屬證期局管轄範圍,因此,證期局也必須加入審查。

至於中策集團尚未完成交易案,就大動作出售股權給中信金,是否違背當初向金管會保證,將長期持有南山人壽股權7年以上的承諾。陳沖意有所指的強調,不管是中策或是中信金,任何金融機構負責人原先所講的話一致性是很重要的。

延伸閱讀:
南山併購案大和解!?中信金買下3成股權
博智標得南山疑點重重?中信金不排除提告AIG!博智標下南山人壽 澄清資金絕無中資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8/52/1v7uu.html

入股南山人壽 中華信評:中信金評等置入負向觀察名單
NOWnews 更新日期:"2009/11/19 18:08" 記者顏真真/台北報導

此外,中華信評表示,台灣保險市場的競爭相當激烈,而向來以銀行事業為主體的中信金控集團在管理壽險業務風險方面的營運紀錄亦頗為有限,特別是在處理保險 業務的負利差問題上(指既有保單平均預定利率高於投資資產報酬率的情況)。再者,不論中信金控集團對南山人壽未來的持股係屬策略性或單純的投資關係,中信 金控在買入部分南山人壽股權後,可能必須動用額外的資源來管理南山人壽龐大的資產。

不過,基於中信金控主要將透過增資發行普通股的方式來支應購股支出所需,中華信評認為,此次購股計畫對中信金控集團資本水準的衝擊程度,應仍在其可管理的範圍內。

此外,中華信評說,中信金控集團的評等亦持續反映該金控集團強健的資金來源與流動性結構、分散的業務來源、以及良好的市場風險控管能力,不過,該公司就國際標準僅屬中等水準的獲利能力,以及較偏積極的資本政策,則為抵銷該金控集團前述評等優勢的負面因素。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19/17/1vaa7.html


==回應===
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亦沒有永遠的朋友。
不論南山未來如何,從中體會到的是,困境是拿來克服而不是拿來跌倒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用心生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